(四)产业政策
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刺梨产业发展高度重视,2018年将刺梨产业纳入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2019年相关政策
2019年5月15日,副省长陶长海主持召开研究推进全省刺梨产业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刺梨产业是我省极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刺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明显。会议强调,刺梨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发展的12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刺梨产业,既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具体要求,也是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带动农村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要从目标、思路、路径、政策、责任等方面加强统筹谋划,全力推动刺梨产业健康发展,努力把刺梨产业打造成贵州特有的亮丽名片。
(1)明确发展目标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到2021年全省刺梨种植面积新增60万亩,鲜果产量达到5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省刺梨工作专班要根据刺梨种植面积、挂果面积和原汁产量实际,进一步分年度细化明确我省刺梨产业发展目标并切实抓好落地落实。
(2)坚持加工带动
要按照 “把农产品变工业品、把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的思路,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大力发展刺梨加工,不断提升刺梨产品附加值。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着力扶优扶强,重点扶持综合产值1亿元以上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广药集团和我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拓展上下游产业,全力打造重点品牌,不断提升我省刺梨产业加工能力和水平。
(3)提升种植水平
要认真研究刺梨种植规模,建立加工能力与种植规模挂钩联动机制,以加工能力确定种植面积。要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着力提升单产水平。要以现有刺梨产业发展重点市、县为主,集中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刺梨种植示范点或示范带。采取 “订单农业”模式发展刺梨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和种植基地长期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种植农户脱贫增收致富。
(4)增强科技支撑
贵州大学牵头,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现有刺梨科研力量,加快成立贵州省刺梨产业权威性综合研究机构。重点开展刺梨功效、种植标准、加工标准、新产品开发等研究,尽快发布研究成果,形成刺梨种植和产品研发的全国性甚至国际性标准,为全省刺梨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加工企业要加强新产品开发创新工作,开发更多拳头产品。
(5)加大政策支持
省刺梨工作专班要统筹安排省级财政刺梨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刺梨产业科研、加工、宣传、市场推广等关键环节。利用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倾斜支持刺梨项目建设。充分用好现行刺梨种植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刺梨种植质量。
(6)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省刺梨工作专班要负责全省刺梨产业发展的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研究支持政策措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点负责刺梨加工有关工作。二是省林业局负责统筹全省刺梨种植,着力提升刺梨种植基地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三是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刺梨产业发展工作调度,切实做好日常工作推进。四是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分别负责抓好刺梨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科技攻关、产销对接、品牌培育等工作。五是省刺梨工作专班负责加快刺梨产业广告宣传制作进度,凝炼经典创意广告词语,在国家级媒体、贵州省内媒体和广东省有关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全力打造 “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加快筹建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把生产端和销售端联接起来,实现产业联合。要加快出台推动刺梨产业发展方案,对重点工作以清单化形式定期调度推动,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六是刺梨产业发展重点市县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生产、加工、政策支持、协调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刺梨产业营造良好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刺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2020年相关政策
2020年贵州刺梨产业现场推进会在安顺召开,总结全省刺梨产业发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全省刺梨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刺梨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坚持高位推动,全省上下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抓具体抓深入,齐心协力,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全省刺梨产业发展总体呈现种植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标准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有力推动了全省刺梨产业向做大做强方向稳步迈进,真正让贵州刺梨产品品类多起来、品质提起来,品牌形象树起来、响起来。
(2)要重点培育建设刺梨产业经济带,切实提高亩产水平和产出效益,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推动品牌、资金、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刺梨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要持续坚定信心决心,全力抓好刺梨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优质种植基地打造,重点培育建设刺梨产业经济带,切实提高亩产水平和产出效益;要强化订单式保底收购,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果农收益,避免“果贱伤农”;要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推动品牌、资金、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刺梨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要强化刺梨系列领军产品培育,优化提升产品包装质量,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拳头产品;要持续强化营销宣传,科学找准刺梨品牌定位,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刺梨产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要强化政策服务保障,通过政策服务、资金支持,切实推动刺梨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加快发展,进一步把刺梨产业真正打造为富民产业、脱贫攻坚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3)要切实推动刺梨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加快发展,进一步把刺梨产业真正打造为富民产业、脱贫攻坚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坚持育好一颗金果、催生一项产业,扶好一个企业、带富一批群众,管好一个产业、做优一个品牌,销好一个产品、占领一个市场的“四好”理念,坚定不移把金刺梨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主导产业来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加压奋进,全力做大做强做优刺梨产业,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3、2021年相关政策
2021年2月8日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印发《贵州刺梨产业2021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明确2021年全省刺梨产业目标任务: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鲜果产量达到13万吨以上,刺梨加工产品销售20亿元以上,增长50%以上,力争实现翻一番。
(1) 按照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四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充分发挥贵州刺梨资源优势,坚持加工带动,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刺梨产业,提高刺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全力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工作要点》提出十方面重点工作。
(2)推进种植基地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刺梨种植基地标准化示范化建设,打造六盘水市、黔南州、安顺市、毕节市等4个刺梨产业经济带,推动刺梨种植提质增效,建设刺梨示范基地15个,提高亩产水平和产出效益,实现高效示范基地盛果期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提高刺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支持各地开展刺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有机产品认证。
(3) 强化订单式保底收购。指导实施刺梨鲜果订单式保底收购,推动刺梨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底收购率达85%以上。完善“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刺梨产业贷帮助企业解决收购资金困难,确保刺梨鲜果应收尽收,保障群众收益,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刺梨农业保险,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确保种植农户收益。
(4)持续强化加工带动。合理布局加工企业,支持重点县市新建一批刺梨鲜果加工企业,支持宏财、山王果、天刺力、欣扬、天泷、山珍宝、恒力源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力争鲜果加工能力达20万吨以上。引导省内刺梨加工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合作等方式开展合作。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渠道资源,引进一批影响力较强、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刺梨项目。
(5)加快优强企业培育。集中省市县资源重点培育刺梨高成长企业,全力培育刺梨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的刺梨龙头企业1户、2亿元2户、1亿元5户。六盘水、安顺、毕节、黔南要培育做大2家刺梨加工企业,贵阳、遵义、黔西南要培育做大1家刺梨加工企业。发挥广药、娃哈哈、光明等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带动贵州刺梨企业做大做强。
(6)加强拳头产品培育。推动广药刺柠吉、娃哈哈刺C赢、光明健能刺梨酸奶做大做强,培育一个10亿元大单品。支持刺力王、初好、恒力源做大刺梨饮品,支持山王果、天刺力、天泷、春归等企业做特刺梨原汁,支持欣扬、山珍宝、天赐贵宝、国药集团等企业做优刺梨系列中高端产品,打造一批销售5000万元、1亿元以上大单品。支持企业围绕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多元化的刺梨保健食品、药品、日化用品。
(7)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制定完善贵州刺梨加工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刺梨产品品质。指导企业规范产品信息标识,规范维生素C含量标注,合理标注“贵州刺梨”,改善提升产品形象。支持企业推进质量认证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刺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8)持续打造公共品牌。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完善公共品牌管理机制,对主动申报使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企业,积极做好辅导培育,力争新增授权企业10户。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完善企业品牌经营管理体系,支持宏财、初好、山王果、天刺力、恒力源等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性、区域性知名企业品牌。
(9)持续加强宣传推介。推动广药、娃哈哈等企业在中央电视台、省级重点卫视、新媒体等加大刺梨产品广告宣传投放,赋能贵州刺梨产业。支持企业围绕“贵州刺梨•维C之王”核心广告词,通过电视、新媒体、高铁、机场等渠道大力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贵州刺梨品牌影响力。支持刺梨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结合消费地域属性,在上海、广州、重庆等重点城市区域开展精准宣传推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展销会,以体验、品鉴等方式深入宣传推介。
(10)支持刺梨企业拓展市场。支持刺梨企业提升自主营销能力,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一码贵州等电商平台搭建销售平台。支持企业入驻省内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站、机场、大型商超、社区便利店等,持续推动刺梨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等七进活动。充分利用央企资源、东部帮扶资源,帮助企业做大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外各类市场,省外市场销售达到60%以上。
(11)强化科技支撑。借力院士团队领衔的“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粤港澳黔刺梨产业创新联盟”等权威性科研力量,联合省内科研机构开展刺梨科研攻关,加强刺梨成分检测、功效研究,为刺梨原料控制、工艺优化、新品开发、质量控制提供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省内刺梨科研力量,推进完善刺梨加工、种植系列标准,推进刺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推动实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支持开展刺梨良繁基地建设和国家刺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选育培育一批功能性品种、早中晚熟品种。